
与马群校长交流,是愉悦的。在他如数家珍的叙述中,笔者感受到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的教育者的真挚情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因为对教育的挚爱,才有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师生透彻明晰的了解。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师生真正的需要。
理科出身的马群校长,身上透露着一股浓郁的学者气息。其思维缜密,为人谦和朴实,与之交谈,不见半句豪言壮语,或是深邃的教育哲理,唯有为学校付出的件件实事。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分明读懂了马校长的办学理念,那就是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成就了学校,成就了师生的梦想。
作为教育者,现实梦想无非是求得生活幸福,可以远去世间纷扰,“诗意从教”,继而桃李满天下。在实验中学,教师是幸福的。在这里,你有什么才能,都可以尽情发挥。会播音主持的,主办学生的播音主持专业;在机器人方面有特长的,学校购置十几万设备,拉起队伍,让师生尽情施展才情……
评先树优、评定职称是学校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不少学校为了几个名额闹得不可开交。在实验中学,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学校鲜有教师不满,究其原因,皆因公平公正,更因马校长人格魅力。在马校长的履历表上,鲜见荣誉称号。“荣誉让出来,让给一线教师”,这体现了一位校长的高风亮节。
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马群校长深知,要想让教师“诗意从教”,唯有从制度政策上进行规范,在顶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学校转变观念,树立服务理念,只要能为老师解决的,学校一定会解决,尽全力为教师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如为外地教职工操办婚礼,学校专门出台了《学校领导出席青年职工婚礼的有关规定》,让人耳目一新,为之动容。幸福的教师诗意从教,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提起教育公平,多数人的理解就是“一碗水端平”。难道为学生提供统一的知识,达到统一的标准就是公平吗?马群校长并不这样认为。学生个性迥异,智力、兴趣爱好有差别,按照统一的标准,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人而异,以人为本“菜单式”课程才是根本,才是务实之举。
实验中学的分层分类教学,为学生搭建起了步入成功的舞台。在这里,根据兴趣爱好,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之路,嗓音好,就去学声乐、播音主持;身材好,有空乘、模特专业;喜欢运动,有专门的体育专业,对机械感兴趣,机器人课程等着你……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实验中学的学生们是幸福的,这里是他们的舞台。这舞台的搭建,倾注了马群校长的心血。为了学生的成才发展,学校在设施配备上不遗余力;为提高师资水平,特聘中央音乐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前来传经送宝,让小小县城的学生大开眼界;与知名高校对接,搭建起学子通向梦想的桥梁……视野的开阔,无疑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
不论考上大学,还是就业,学生的基本素质着力点在哪里?马群校长认为,交流是第一要素!人生活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流沟通就需要良好的口才。看似有点小题大作,却是一针见血。马校长提出的“口才是天下第一才”让人眼前一亮。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口才,首先从简单的“问好”开始。除了正常的训练外,马校长将各种会议、活动全部让位于学生,由学生操办主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难怪清华大学教授来校讲座时,都惊异于学生的落落大方。去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实验中学学生张子坤,在谈及其竞聘学生会干部成功的经历时认为,这得益于高中期间口才的训练。
“会说”也要“会写”,才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马校长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写一体化”活动,开发《读写一体化》系列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写作素养,而且通过人文知识的积淀,内化了学生人格、气质和修养。能力的培养,马校长真可谓颇具匠心。
以人为本,“尊重”是绕不过的坎。“学会尊重”是马群校长从教、从事管理的重要理念。管理者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不应只是口号,而应体现在具体细节之中,体现在言谈举止中。马校长认为,一名说自己学生笨的老师,谈何尊重?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管理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发展中的自主,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价值。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马群校长的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地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可以幸福从教,诗意从教;学生的发展得到尊重,成就了自身的梦想。舒心畅谈,意欲未尽。人本思想,说易做难,如马群校长,能做到并能实践者,又有几何?
马群校长和学校师生们正在创造着一个个辉煌。
(作者系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潍坊教育》杂志总第二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