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
会同市人社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评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底线清单》两个文件,建立校内业绩排序、教师评前承诺等高级教师评聘七项新机制,全市正高级教师达到77名,居全省首位。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有关做法。
二、教职工聘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会同市人社局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职工聘任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健全人岗相适的跨校竞聘制度、先培训后上岗、建立延期退休教职工工作量公示制度等九个方面规范完善了教职工聘任制改革,有针对性解决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新教师引进“退补相当”机制落实到位
会同编制、人社《关于加强新教师招聘工作通知》,全年引进教师3667人,其中编制内2490人。直属学校按照“一校一方案”、“一科一命题”引进硕士以上新教师66名,博士1名;年内两轮签约免费师范生17名。
四、依法自主办学深入推进
制定印发《中小学教代会运行规程》,修订完善《中小学办学章程》和《办学理事会规程》,委托第三方开展依法自主办学专项评估和专题培训活动,“四会一核心一章程”机制更加优化,七项管理制度深入人心。
五、构建提高教育工作满意度要素模型
列出6大类、79项共性要素、506项问题清单的提高教育工作满意度要素模型。制定提高教育工作满意度机制两个文件,分片区召开3次调度会。人民群众对中小学教育满意度达到95.27%,11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前15名,前6名均为潍坊所辖县市区。
六、建立校长和校长后备人才退出机制
制定《中小学校长不胜任现职调整办法》和《校长后备人才退出管理办法》,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校长职级制改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中国教育报》刊发有关做法。
七、组建全市乡村校长联盟
组建由517所乡村学校校长参加的乡村校长联盟,举行启动仪式。召开市特级校长座谈会,举办1197位校长参与的全员培训班。举办第二期“未来教育家”路演活动,涌现出43位优秀人选。举办校长和后备人才网上全员培训班。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导师制、课题制,组织30人实践锻炼,遴选8名优秀人选来局机关挂职。
八、建立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推选机制
制定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管理办法,“一校一方案”推选第一批人选965名。推选山东省特级教师33名、潍坊市第六批特级教师60名、第十五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370项,第四届乡村青年教师和第三届青年教改先锋各100名。
九、全面落实清单管理制度
先后制定2017年度教育人事督导清单23项、直属学校教师招聘底线清单40项、教师职称评聘底线清单35项、干部人事档案底线清单32项等,教育人事各项工作实现清单化、规范化、制度化。
十、全省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养高端研修班在潍坊举办
先后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举办的11个培训班上介绍教育人事工作经验做法,安徽、贵州、青岛、济南等27个考察团来潍考察教育人事工作。《人民日报》等推介有关做法。